close

  我是一個從小到大都一直很愛看卡通的人,就算現在三十而立了,其實還是忍不住會打開電視機就轉到卡通頻道,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卡通節目。我喜歡「蠟筆小新」、「櫻桃小丸子」、最近更是喜歡「我們這一家」,大家知道這三部卡通的共通性是什麼嗎?是家庭!雖然單身了三、四年,也曾幾何時覺得自己將生活重心放在死小孩、工作上就好,不結婚也無所謂,但其實我從頭到尾還是非常嚮往家庭生活的,自己也正在努力中。每個禮拜會貼在聯絡簿讓班上學生寫的短文,許多也都跟家庭有關,因為我覺得,家,是一個人的根,不管以後你身在何處,你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就會心安,就知道有那麼一個地方,那麼一些從小跟自己生活到大的一些人在關心著自己。

 

  前頭所提的這三部卡通中,我得承認蠟筆小新的確是比較不適合小孩子看的,畢竟其作者臼井儀人原本就是藉由這一個家庭發生的點點滴滴來暗諷有關於成人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是畫給成人看的漫畫,但其實裡頭也著墨了許多關於在一個家庭中會面對的現實與溫情,倒也不是那麼一文不值。這三部卡通都圍繞著主角的家庭發展故事,我要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曾經有一回看「我們這一家」看到不禁落淚的劇情……

 

  花媽有兩個小孩,一個是讀高中的大女兒橘子,一個是讀國中的小兒子柚子,有一天,花媽和她的兩個朋友在咖啡廳閒著,看到隔壁桌的一個媽媽帶著小孩,小孩子在吵鬧著要媽媽抱他,那位媽媽覺得自己的小孩好黏好煩,花媽不禁回想起橘子和柚子還很小的時候,他們兩個會為了在外面吃飯時誰要坐在花媽的前面而爭吵,當時她也覺得兩個小孩很煩,但時光荏苒,她不禁感嘆兩個小孩大了,也不可能會爭著要坐在她旁邊了,所以她就心有所感地跟那位媽媽說,妳要珍惜現在小孩還非常黏你的時光,因為不久的將來,你想要他們再跟你親近一點都不可能了。

 

  回到家後,花媽想到下午在咖啡廳發生的這件事,在餐桌旁滿是感慨地看著漸漸長大成人的柚子,正在發育的柚子,食量變大了,很快就吃完一碗飯了,所以就起身去飯鍋旁要添飯,這時花媽悵然地說:「要添飯跟我說一聲就好了啊!」,柚子回答:「不用啦,我自己來就好。」飯後,柚子的一件上衣扣子掉了,花媽要幫柚子縫補,但柚子依然回答:「這個我自己可以縫。」然後就拿著衣服回房間了。失落的媽媽看著離去柚子的背影,心裡有種自己的小孩離自己愈來愈遠的感覺,她在心裡感嘆著,自己的小孩漸漸長大,也漸漸不需要自己了,眼淚不禁就這樣落下來,而我看到這邊,也跟著花媽一起落淚。後來,客廳的門再度被打開了,是拿著衣服的柚子,他說:「媽,我縫不好,你幫我啦!」花媽聽到就立刻開心地應好,而故事,就在這裡結束了。

 

  我們有沒有想過,「被需要,是種幸福」呢?還是你覺得,被需要,是種痛苦啊?

 

  我看到這個故事會這麼有感覺,是因為類似的事情曾經發生在我們家。

 

  在我阿媽過世前,我常會聽到我爸媽跟我們聊起我們家的大家庭,我阿媽生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我爸是最苦命的一個,因為他十幾歲就被送去腳踏車店當學徒,所有薪水都寄回家來支撐家計,我爸算還滿任勞任怨的,所以也不會抱怨,大人就他怎麼做就做。後來結婚生子了,所有的兄弟姊妹也都到各地去發展自己的人生了,他會想,有人還記得他當初唸高中的學費是自己辛苦掙來的嗎?還是把他當時的辛苦視為理所當然?講到後來,他會在我面前跟我抱怨我阿媽是偏心的,因為他認為我阿媽並沒有對我爸的付出說出任何一句感謝的話語,他也會抱怨著,每次我阿媽要做什麼事情,都會一通電話就要我爸回去,而不是叫其他的兄弟姊妹。我聽得出來,我爸是真的有所埋怨的,但那時聽到的我,是這麼跟我爸說的:「阿媽會叫你不是叫其他人,不是因為比較偏心其他的伯伯或叔叔,而是她最看重你。」我不知道我爸當時有沒有聽進去,更不知道當我阿媽過世後,他再也接不到我阿媽打來,吩咐他找一天回去帶她去看醫生的電話,是否會回想起自己曾這樣抱怨過自己的媽媽,而後悔不已,我只知道,被需要,其實真的是種重視,也是種幸福。

 

  很多小孩子會抱怨:「我媽都會叫我幫他做東做西的,好煩喔!」曾幾何時,我也是,但看過愈來愈多的生老病死無情地在自己周圍發生,我再也不敢抱怨。我覺得,各位家長您們也要隨時地讓自己的小孩知道:你需要我,而我很多時候也需要你,因為我們是一家人。不要怕打擾到自己小孩的讀書甚至是打電動時間,就不敢叫他們做事,適時地讓他們能感受到其實大人也是需要小孩的,才能維繫住一個家該有的情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C. 的頭像
    J.C.

    阿倫的亂想世界

    J.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